国产xxxx,精品手机在线视频,a级免费视频,欧洲精品视频完整版在线

地方頻道:
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>社會
“戲癡”劉立搜羅萬余件漢劇藏品
2019-12-18 11:19:36   來源:湖北日報

清代“云錦赤金刺繡補裝”、民國漢繡“開氅”劇裝、明代文學家袁中道寫的《袁小修日記》……誰能想到,這些漢劇戲服、文獻等珍貴藏品來自一位56歲的老戲迷。12月16日,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了“漢劇收藏第一人”劉立。前不久,他攜藏品亮相在京舉辦的中國戲曲文化周,引發(fā)關(guān)注。

  “戲癡”只買不賣

  提及與漢劇的緣分,必從劉立的爺爺說起。幼年時,劉立常被爺爺帶去漢口老民眾樂園,坐在爺爺肩頭聽戲,耳濡目染,自小就異常愛戲。爺爺去世前,將一生珍藏的漢劇服飾、劇本交與劉立,并叮囑他傳下去。從此,劉立與漢劇收藏結(jié)緣。

  近40年來,劉立幾乎走遍全國各省市,歷盡千辛萬苦,收藏到明清至現(xiàn)代漢劇實物、文獻等1萬余件,其中部分是從國外購回。為籌集資金,劉立寧愿賣掉面包車、門面,但藏品一件舍不得賣?!熬拖裎业男『?,不忍心看到它們再次在外漂泊。”

  為向更多人傳播漢劇文化,劉立分文未取,分兩批向湖北省博物館捐贈了306件(套)漢劇戲服、劇本、道具、文獻等,其中不乏民國手抄版漢劇劇本、漢劇名丑李羅克的丑角鞋、漢劇大師陳伯華的黑膠唱片等珍貴藏品。

  明末就有了漢劇記載

  在中國戲曲百花園,漢劇被認為是上承昆曲、下啟京劇的重要劇種,舊稱楚調(diào)、漢調(diào),又名楚腔、楚曲。

  劉立拿出珍藏的一本泛黃的民國版《袁小修日記》介紹道,日記作者是明末文壇“公安派”領袖之一的袁中道,他在明萬歷四十三年(1615)的游記中,描述與王孫公子在荊州江頭看戲的勝景:“時優(yōu)伶二部間作,一為吳歈,一為楚調(diào),吳演《幽閨》,楚演《金釵》。”著名琴師、漢劇音樂理論研究者李金釗稱,楚調(diào)即漢劇的舊稱,《幽閨》為現(xiàn)在昆曲的《牡丹亭》,《金釵》為現(xiàn)在漢劇的《金釵記》?!对⌒奕沼洝房梢哉f是目前所見明確記錄漢劇的最早史料。

  清代葉調(diào)元《漢口竹枝詞》,用近300首竹枝詞對漢口市井文化進行全方位掃描,劉立收藏了該書的民國翻印本。

  書中詳細描寫了漢劇在道光年間前后的演出狀況,受到學界重視。一首“凌霄老圃競開張,票價低廉顧客忙。漢劇京腔花鼓戲,鐘鳴十二始收場”,更是寫出當時的梨園繁盛景象。

  戲服見證漢劇昔日輝煌

  劉立收藏之余積極整理、研究,已形成漢劇戲服、戲畫等多個專題收藏,并多次到國家大劇院、湖北省博物館等場館舉辦“漢韻流芳劉立收藏品展”“楚腔漢調(diào)漢劇文物展”“漢劇大師陳伯華專題展”等,還長期在荊楚紡織非遺館設特色漢繡劇裝展。劉立的漢劇藏品多次走出國門,受到意大利、韓國等國觀眾喜愛。

  在劉立收藏的戲服中,有多件漢繡劇裝,一件件服裝如同一幅幅中國寫意畫,再現(xiàn)漢繡和漢劇昔日輝煌。其中一件民國便服“開氅”,戲曲中高級武將在非禮儀場合使用,是典型的漢繡作品。整件劇裝碩大,大量運用平絨和粗線大針工藝制作,主要紋樣為“雙獅繡球”,大氣、吉祥,極具特色。劉立說,戲服在漢劇老藝人眼里是吃飯本錢,甚至會隨自己入土為安。劉立多次登門,憑著一顆誠心和對漢劇的熱愛,才得到老藝人捐贈戲服。

  劉立還收藏了畫家李成心臨摹的一批清代皮黃戲畫,畫中人服飾美輪美奐,神態(tài)栩栩如生,人物互動妙趣橫生?!扒宕S戲畫臨摹展”開展時,專家認為,漢劇開中國皮黃之源,這批中國工筆重彩寫實戲畫見證了當年皮黃劇的輝煌,為今天研究戲劇服飾、舞臺美術(shù)等提供了直觀借鑒。

  劉立說,有生之年將為宣傳漢劇鞠躬盡瘁,希望自己的藏品能發(fā)揮更大作用。

技術(shù)支持:湖北報網(wǎng)新聞傳媒有限公司

今日湖北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-2 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7190) 備案號: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